2011-2-21 14:41
a1a2a33
"强拆”与“圈地”拖累中国
近日,一篇名为《大年初一走访三亚最大贫民窟》的网帖现身各大网络论坛。网帖说,海南省三亚市“铁锤行动”联合执法组于春节前夕出动炮机、铲车、推土机等机械,对位于该市凤凰镇芒果村、西瓜村内最大的棚户区实施强拆,致那里的居民无家可归。图为凤凰镇芒果村一角(2月9日摄)。
中评社香港2月14日电/美国《世界日报》2月13日载文《“强拆”与“圈地”拖累中国》,摘要如下:
远的来说,中共推出了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,看似中国未来五年的政治棋局已经敲定。近的来看,面临国际货币战争和国内通货膨胀,中国正迎战一场新的经济危机。而在政治棋局和经济危机之间,中国目前最急迫的问题,一个叫“强拆”,一个叫“圈地”,因为这两大问题,激化着社会矛盾,既可打乱棋局,又会深化危机。
所谓“强拆”,就是中国大小城市中的拆迁行动。更直白地说,是地方政府画地予地产商,地产商在专政机关卫护或默许下,自行或雇请类黑社会组织,强行拆除居民的房子,然后开发成商业性房地产。“强拆”风波在北京、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生过,甚至上海的市委书记,就是因“强拆”东八块事件,引发倒台。而目前“强拆”风潮,已波及全国,又以县级小城拆得最为火爆。
具有中国特色的“强拆”,由于涉及官方力挺的暴力,被叫做“暴力拆迁”,由于屡屡出现强拆中的死伤事件,最新的叫法已转为“血拆”。目前中国各地到北京告状申冤的上访访民,据称半数以上与“强拆”有关。
“强拆”了十年,自焚、跳楼、暴乱等事件不断发生,引发了如此尖锐的社会矛盾,为何还在不断发生又不断扩展呢?地方官员为何能无动于衷,中央部门为何一部拆迁新法迟迟不能出台?一大串疑问,悬在那里。
“强拆”还在进行时,“圈地”又已现身。目前中国30来个省级地方政府,有20来个出现“圈地”之举,有人称为“新圈地运动”,以求将之与第一波地产商“圈地”的浪潮相区隔,是因为这一波出来玩“圈地”的,是地方政府。而农村中因“圈地”和失地而起风波事件,已接连不断。
“新圈地运动”,也被叫做“拆村运动”,就是有的地方政府,其中小到县,大到直辖市,以城乡改革试验、以土地换户籍等五花八门的名头,叫农民放弃自己所住的宅基地和所耕的农田,去住保障房,去“上楼”做城里人,由之“置换”大量的土地,供当局发展。由此,一些地方大量拆村、灭村,引起社会关注和反弹。
这一波拆村圈地,来自国土资源部2006年定下的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”。其原意是透过增减平衡,控制一个区域的建设用地总体规模,节约集约利用土地,最终保护耕地。但今年以来地方上利用这一政策,产生的扭曲对策,就是以小城镇化、新民居、新市民等各种名头,强逆民意而强拆强圈,甚至像重庆那种地方,更出现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放弃农村户籍的怪事。
“强拆”和“圈地”,一个已持续近十年,一个刚刚兴起;一个发生在城镇,一个出现在农村;一个是逼迁,一个是诱入,看上去是两件事,实则来自同一黑潭,就是中国政府的错位、社会公平的缺位、法治的离位。
从中国各地目前发生的“强拆”纠纷和“圈地”风潮来看,大多数“强拆”,属于政府和商人对民众的掠夺;大多数“圈地”,是城市对农村的掠夺。如果是掠夺,为何会发生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,为何是由政府来唱主角呢?
首先,这类事发生在30年前就不算事,因为公有制、计划经济下,官民一家,全都姓共,没有利益、权利之分。而在改革了30年,市场经济建立了十来年下,产权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声张,在大多数民众心中,已是理直气壮。与民众权益觉醒的同时,政府和商家也在异化,政府之依靠土地财政,变得毫无顾忌,商家的攫取土地收益,变得明目张胆。
“强拆”与“圈地”还是有些不同,那就是后果不同,发生在城镇中的“强拆”,最极端的就是居民自焚、跳楼等为结局,最后在司法强压下可以“私了”。而农村中因“圈地”和“拆村”出现的风波,则多引起群体的抗“法”,暴力的冲突。
不论是城市“强拆”还是农村中的“圈地”,都已激发出更尖锐的官民对立,如不对政府进行政治改造,对社会进行法治改革,没有办法解决,就算是再增百万公安,也将弹压难定了。
(来源:强国网)